連結內在小孩:找回內心任性與快樂的power
帶你靠近原初充滿生命力的自己
關於課程
「我不做的話,媽媽一定說我這個『姊姊』怎麼當的...」
「我不幫他們,就太不懂事了...」
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從小開始幫忙父母親照顧弟弟妹妹,習慣把所有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,認為你不做就沒有人會做了。「小大人」的孩子,都有過度負責的傾向,或許你的心中是有所不平的,卻又無法控制的在身旁「脆弱無助」的人求救時,不顧一切的飛奔過去。
在這樣渴望被需要被認同的習性底下,你被困住無法逃離,而比起其他人,更容易被他人言語使喚甚至勒索。你害怕有人認識真正的自己,就不會喜歡你,因此你掩蓋內心真實的渴望,在關係裡當犧牲奉獻的角色,卻越來越失去活力和創造力。
吳姵瑩老師將帶著學員理解所謂「小大人」的形成原因,以及關係中的「過度付出者」與可能對你造成的影響,進而幫助你發現自己是否帶著小大人的角色枷鎖,如何幫助自己逐步解放角色,靠近原出充滿生命力的自己。
看見了,承認了,就可以找回心中快樂與任性的泉源。
講師
愛心理創辦人,心理作者,國際MBTI施測師證照,企業講師,擅長將心理學融入生活與企業管理中,致力於推動心理與情感教育,更期盼幫助每個人建立心理健康的觀念。
長期耕耘在家庭系統取向與內在小孩工作中,協助案主療癒早期創傷修復關係,並以系統和內在小孩概念首創安全感訓練與心理界限訓練課程,致力於推動心理與情感教育,更期盼幫助每個人建立健康的家庭關係。
【媒體專欄】文章曾被引用於新聞媒體與教科書籍《女人迷》《生活報橘》《媽媽經》《女人幫》《閱讀人》《知乎》
【電視節目心理專家】 《大腦先生》、《單身行不行》、《新聞挖挖哇》、《30卡卡》、《半熟人生》,曾受《華視新聞雜誌》、《今周刊》、《張老師月刊》、《大家健康雜誌》、《皇冠雜誌》、《魅麗雜誌》、《親子天下雜誌》、《媽媽經》、《We Care》
【台灣及大陸多個平台-系列音頻課程】 大陸地區合作主題範疇:「職場心理界限」、「心理圖書館」、「建立清晰的人際界限」、「焦慮管理」 聯合報一刻鯨選製作:不安的愛:破解愛情裡的九種疑惑・九堂課